深圳市检察机关强化全链条培养,助力检察雏鹰成长成才
日期:2023-03-29
来源:深圳市检察机关
字号:
分享:

  一年来,深圳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素质培养“雏鹰计划”,聚焦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制定《深圳市检察机关“雏鹰计划”实施方案》,探索构建政治素质培养和初任训练、适岗培养、专业提升、创新锻造、领导力养成的“1+5”全链条培养体系,推动青年检察人员快速成长成才,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雏鹰计划”实施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出台相关制度文件19个,开展项目71个,纳入培养对象413人,组建25个政治学习小组,举办“雏鹰训练营”14期210人次,开展业务竞赛、岗位练兵活动29场次,24个集体、39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单位表彰。

  坚持政治铸魂 拧紧成长成才的思想“总开关”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青年检察干警培养全过程,持续提升青年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是聚焦政治素质抓理论学习。积极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重点、非中共党员政治学习小组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学习体系,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开展学习交流、读书分享、集中研讨等活动,不断增强年轻干部政治意识,提升“从政治上看”的能力。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全员政治轮训,组织“深i学”专题学习,开展“青年干警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引导青年检察人员学深、悟透、做实,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2022年12月,市检察院与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年大学习”专场学习,邀请来自基层一线的党的二十大代表、检察干警代表等4位优秀青年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解读。罗湖区检察院举办“喜迎二十大、接续做先锋”主题演讲比赛,南山区检察院举办“青春在行动、迎接二十大”主题演讲比赛,引导青年检察干警抒发爱党爱国情怀、激扬实干担当精神。

  二是聚焦初心使命抓党性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若干措施,联合赣州检察机关举办“赓续红色血脉,牢记检察使命”党性教育培训班,组织年轻干部到东江纵队红色教育基地等“四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积极开展“沉浸式”红色实景课堂,引导青年干警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感悟初心使命。开展“当公务员为什么、进检察院做什么、在岗位干什么”专题研讨,引导年轻干部围绕公务员服务宗旨、检察职业道德、工作岗位职责,分享成长感悟、心路历程、办案体会,增强检察职业尊荣感和使命感。组织青年检察干警代表,参加最高检组织的“勇担新时代检察青年责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联学活动,通过四级检察青年在“云”上畅谈时代之问、分享青春之思,切实提升依法能动履职的责任感。

  三是聚焦廉洁自律抓纪律教育。研究制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梳理司法办案、综合业务、司法行政各岗位主要风险点,强化廉政风险动态管理,引导青年检察人员知“红线”、守“底线”。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举办廉政教育、纪律作风专题讲座,开展集中廉政宣誓仪式,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发生在检察系统的违纪违法案例进行示警、释法、明纪,组织签订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承诺书,引导青年干警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系好廉洁从检的“第一粒扣子”。

  抓好初任培训 上好检察职业入门“第一课”

  坚持全市一盘棋,充分发挥两级检察机关的资源优势,以“雏鹰训练营”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加强研讨交流,促进提升青年检察干警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是突出上下联动,打造联程培训路线。整合两级检察院培训资源,创新开展“课程+宣讲+行动+实践”多站联程式培训,以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宗旨教育为主要内容,组织雏鹰学员到11个基层检察院开展实务学习,让学员在行走中近距离感受基层检察工作。结合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织雏鹰学员到深汕特别合作区、河源市紫金县下乡锻炼、走访村民,密切与群众联系、厚植司法为民情怀。

  二是突出检察特色,创新开展业务教学。围绕新时代特区检察机关重点改革、重点工作,开展海洋检察、涉案企业合规、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法律监督等专题业务教学,举办轻罪治理、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检察工作理念革新等专题讲座,组织雏鹰学员参观深圳行政审判中心、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区、检察听证室等办案场所,通过“专题讲座+庭审观摩+参观见学”方式,为青年检察人员从实体、程序两个方面上一堂系统的检察工作入门课,引导青年检察人员更新司法理念、培育法治思维。

  三是突出办案实务,促进双向交流互动。坚持实用导向,聚焦“传帮带”,邀请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业务骨干,组织开展检察业务实务讲堂、检察办案经验分享、年轻干部成长经历交流以及法律沙龙、读书分享等活动,组织青年干警开展公益诉讼案件现场勘查、摸排线索、模拟办案,通过互动式经验交流、体验式实地教学,助推青年检察人员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快速提升实务能力。

  加强能力淬炼 练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

  更加重视专业化建设在提升青年检察人员素质能力中的作用,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一体推进教、学、练、战,不断提升青年检察人员专业能力和履职水平。

  一是健全“双导师”培养机制。结合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深入实施青年检察人员“双导师”培养计划,突出思想领航、业务领路,为全市检察机关85名年轻干部配备思政和业务两位导师,引导青年检察人员在导师带领下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进行谈心谈话,参与重点专项工作、重点平台建设、重大案件办理,通过导师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帮助青年检察人员加快转变角色。2022年,共开展导学693次、谈心谈话744次,组织学习讲评68次、集中研讨92次。在开展“双导师”培养的学员中,2人被遴选为员额检察官,2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6篇青年检察人员撰写的调研文章在检察理论研讨会上获奖。

  二是强化专业素能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将诉前羁押措施规范适用、反有组织犯罪法、刑事检察业务等作为重点内容,并有针对性增加了知识产权、大数据应用、涉港澳司法制度等培训,并完善“深检讲学堂”“深检云课堂”等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以老带新教业务、指导性案例进课堂、示范课程评选等活动,把司法理念、专业知识、典型案例讲透用活,为青年检察人员精准赋能。福田区检察院探索“跟庭评议”活动,定期选取有特点的案件,组织集中旁听庭审和庭后评议、经典案例复盘分享等活动。前海检察院与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检察院开展自贸区检察业务培训,通过互学互鉴提升业务能力。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先后举办各类培训30批次4509人次,组织评选示范课程15项,其中青年检察人员研发的课程占比超过半数。

  三是实行“专业积分制”。研究制定公务员专业积分制实施方案,聚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以量化积分形式,实现“必选项目”“激励项目”区别赋分,引导青年检察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承担重点工作项目、重点改革任务,以及精品课程开发、典型案例撰写、重大调研起草等工作。强化结果运用,实行年度专业积分累进授星排行榜制,把专业积分作为绩效考核、干部选拔重要参考,激励青年检察人员比学赶超、担当作为。光明区检察院用足用好专业积分,“一人一档”建立青年干警实绩档案,推动后备人才储备。

  四是开展业务练兵比武。举办全市检察机关第九届公诉人业务竞赛、首届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市区两级检察院75名青年检察人员参赛,多维度考察青年检察人员法律思维、依法裁量、释法说理、处理疑难复杂案件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岗位练兵、业务比武,引导青年检察人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培育专业精神。龙岗区、龙华区检察院联合广州、佛山等地检察院开展“仰望星空”检察实务竞赛,“7市13院”46名选手参赛,通过以赛代练、以练促学提升专业素质。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有8名青年干警荣获全省检察业务竞赛“标兵”“能手”称号。

  强化实践锻炼 切实提高攻坚克难的斗争能力

  更加注重教育引导青年检察人员到司法办案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改革创新主战场去锻炼,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练就担当作为、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过硬本领。

  一是加强多岗位历练。健全干部交流与培养机制,持续推进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常态化开展青年检察人员“上派下挂”,选派6名基层优秀青年检察官到市检察院开展跟班学习,办理了“5.10特大跨境‘杀猪盘’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专案”“9.07税务专案”等一批大案要案;选派优秀业务骨干到深汕检察院等基层检察院挂职锻炼,帮助青年检察官快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办案能力;结合干部选任工作,落实上下级院之间、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的轮岗交流。盐田区检察院组织新进干部“走出去”跟班学习,助力年轻干部在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历练成长。

  二是加强基层一线锻炼。将艰苦环境、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的“试验田”,组织年轻干部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信访维稳、街道社区等基层一线接受实践锻炼,通过支援抗疫、普法宣讲、走访慰问等形式,深入基层、了解民生诉求,帮助解决消防通道占用、高空抛物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龙岗区检察院开展“雏鹰先锋岗”接访活动,组织4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12309窗口信访接待工作。坪山区检察院开展“公务员走基层”行动,组织年轻干部进社区,服务群众超万人。深汕检察院选派年轻干部下乡担任村长助理,协助村长开展信访、乡村振兴工作,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三是加强改革创新磨炼。发挥改革攻坚淬炼年轻干部的“主战场”作用,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等重要文件要求,以及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示范院的使命任务,积极探索“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年轻干部编纂企业合规案例教材、开发企业合规系统、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等重点改革任务,激励青年检察人员在打硬仗、扛重活中增强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在担当作为中练就铁肩膀、淬炼真本领。宝安区检察院组织年轻干部“揭榜挂帅”,参与搭建安全生产领域合规法律监督模型,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等奖。

  突出领导力培养 助力“专才”走向“通才”

  遵循青年检察人员成长成才规律,聚焦从业务骨干走向领导岗位这一关键时期,加强针对性培养锻炼,着力拓宽格局视野,真正让他们成为检察机关的中坚骨干。

  一是提升综合领导能力。组织开展“领导力提升”培训班,集中调训近两年市区两级检察院新提任领导干部约50人,围绕新提任年轻领导干部急需的管理思维、领导艺术、应急能力、压力调试等知识进行专题授课,切实提升年轻干部领导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

  二是提升战略法治思维。专题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制度下的司法融合”培训,组织两级检察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涉外法治人才、承办涉外业务检察人员参加培训,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制度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为探索建立涉港澳执法司法交流协作机制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提升群众工作本领。市检察院研究制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信访督查专员工作规定》,从新任中层副职领导干部、新晋升三级高级检察官、四级高级检察官中首批选派15名年轻干部担任“信访督查专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信访岗位锻炼,通过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包案办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方式,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服务群众能力。

  四是大胆使用年轻干部。统筹推进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树立德才兼备的鲜明导向,对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优良的青年检察人员大胆提拔使用,为青年检察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切实提振能动履职的精气神。“雏鹰计划”实施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有11名4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成长为检察事业的中坚力量。

  下一步,深圳市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化实施检察人员素质培养“雏鹰计划”,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档升级,培养储备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雏鹰人才”,为深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 粤ICP备05019345号